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,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“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,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,完善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、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”“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,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、人才培养模式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”。
推进产业科技创新,人才是决定性因素。“要视人才为珍宝。”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,“要真心爱才、悉心育才、倾心引才、精心用才,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,吸聚全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,以人才工作的主动,更好掌握创新的主动、发展的主动。”近年来,广东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,一体推进教育强省、科技创新强省、人才强省建设,构建“基础研究+技术攻关+成果转化+科技金融+人才支撑”全过程创新链,在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,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头良好。2023年,全省研发人员数量、发明专利有效量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、有效注册商标量、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。“深圳—香港—广州”科技集群连续4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,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。
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、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,是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,物质要素只有被人掌握,并与劳动者的劳动结合起来,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。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、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基本内涵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。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、第一资源,视人才为珍宝,以识才的慧眼、爱才的诚意、用才的胆识、容才的雅量、聚才的良方厚植人才沃土,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,聪明才智充分涌流,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。
高标准精准倾心引才
广东要携手港澳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,汇聚全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实施人才引进提质工程,常态化物色、精准链接全球一流科技人才,利用高端产业优势、高水平重点实验室集群优势、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,加大战略科学家、战略科技人才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育,加快推进战略人才力量建设,做高人才金字塔塔尖。深入实施顶尖人才引进专项,“一人一策”量身定制,精准引才、靶向猎才。与时俱进优化创新引才方式方法,以才引才,以会引才,以侨引才,加大平台引才力度,积极有效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。支持科技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全球人才市场配置优质人才资源,引进享有盛誉的战略科学家和极具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,到国(境)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、工作机构和合作项目等,吸引使用当地高层次人才。
高质量自主悉心育才
广东产业科技创新所需人才数量庞大,要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,让广东的人才金字塔“塔基更实、塔身更强、塔尖更高”。坚持系统协同,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省、科技创新强省、人才强省建设,一体部署实施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,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,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。优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,深入实施高等教育“冲一流、补短板、强特色”提升计划。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,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、人才培养模式,引导高校与国家级科研机构、头部科技企业合作,或者独立建立若干基础学科、前沿科学研究中心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。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专项,高质量实施“英才计划”和“拔尖计划”,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。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行动,创新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体制机制,给予青年科技人才长期稳定的科研支持。实施制造业人才培育行动,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,支持制造企业发挥人才引育用主体作用,依托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、制造业创新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行业协会等,组建重点产业人才联盟,促进产才融合发展。建好用好佛山、东莞两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,创新协同育人模式,培养先进制造业拔尖创新人才。
厚植沃土精心用才
视人才为珍宝,关键是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,让珍宝绽放光彩。广东既要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机会,更要打通人才价值实现的通道,让各类人才在研究探索创新时拥有足够舞台,在成果转移转化中获得应有收益。省里已经出台方案,赋予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。注重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一体贯通、平台项目资金人才一体配置、培养引进用好一体推进,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,引导支持人才向创业创新一线流动,把更多人才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。遵循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产业创新的不同规律,围绕支持激励保护创新,分类加强制度设计,重大改革试点先行,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,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用武之地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,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,对青年人才不唯台阶、不唯资历,悉心培育、大胆使用,鼓励其大胆创新、勇于创新。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、能力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落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,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。健全科研人才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的科研相结合机制,加大投入、扶持和帮助,助力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,提升人才成就感、归属感,实现人才发展与国家所向、社会所需同频共振,让广东成为人才辈出之地、人才向往之地。
聚焦人才需求真心爱才
深入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,推进人力资源领域增值化服务改革。聚集人才工作生活“关键小事”,完善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,推动人才服务从“保障型”向“发展型”跃升。强化部门协同,完善人才多元投入机制,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,加强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。健全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,营造尊重人才、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。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有效保护人才创新合法权益。大力实施国际科技人才合作交流项目,加快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载体建设,鼓励支持省内优势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、大科学工程。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,谋划新建一批高标准国际人才社区,着力提升现有国际(港澳)人才社区、青年人才社区创新创业服务水平,营造包容、开放、多元的国际文化氛围,以优质的生活、工作、文化和社会治理营造“类海外”社区环境,让广东成为人才实现价值、成就事业、安居乐业的沃土。
大力培育弘扬科学家精神
重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培育,坚定人才科技报国、为民造福、服务“国之大者”的理想信念,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,将个人天赋与兴趣汇聚到国家战略、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特定学科领域,把个人事业融入国家的发展中,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智慧、实现价值、收获幸福。坚持激励约束并重,引导人才增强“十年磨一剑”的韧劲和坚守,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,心无旁骛地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,把论文写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中。培养、保护创新精神,营造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,支持鼓励人才攻坚克难、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、创新争先。引导人才自觉践行追求真理、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,增强跨界融合、集智攻关、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,推动关键领域集中攻关。引导人才发扬伟大科学家甘为人梯、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,主动扛起发现、培养、举荐青年人才的重要责任,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给肩膀、搭梯子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人才。
【作者】游霭琼(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、研究员,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)
【本文责编】郭芳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李拉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刘树强
【文章来源】《南方》杂志2024年第6期